【群策群力】深化工学一体化,培塑宏源新样态 ——机电工程系“电工项目”产学研发组开展三位一体教研日记

深化工学一体化  培塑宏源新样态

机电工程系“电工项目”产学研发组开展三位一体教研日记

 

披星戴月 勤学苦干

在晨曦的柔光中,傍晚的星夜下,有一群人不知疲倦地在电工装配室默默耕耘,仔细配件、认真接线、悉心校验。他们来自电气教研组、产学研发组和24级机电工程系机电一体化专业新生。勤劳的身影和挥洒的汗水背后,是什么促使了三位一体的联动,群策群力?原来是三者手拉手,共建维电考工新设备,为新题库的实施齐发力!

三位一体 携手攻坚

今年12月,一份电工项目研发组招聘公告悄悄地出现在了教师群中,机电工程系面向全院诚邀有一定专业基础和动手能力的教职工及学生参与到学院电工技能认定设备(新题库)的自主研发中。招聘一出,施亚南、邹舟、邢丹等多位老师踊跃报名,积极申请加入学院产学研中心,组成最强的电工技能等级认定(新题库)新设备项目研发团队,携手贡献电气人的智慧和力量。

除了电气专业教师,一些刚踏入宏源大家庭的机电一体化专业新生听说了消息后也举起了小手,自信地告诉他们的班主任:“老师,你看我行吗?我也想试试!”就这样,来自机电一体化专业2414、2416、2417班的同学也赶上了这一趟“自主研发号”首班车,这些平时在班主任眼里飞来飞去的“小扳手”,摇身一变,成为了宏源产学研发组中的一员、老师身边的好帮手。

机电工程系产学研发组组织师生进行设备的自主开发(2万/套),相较市场价10万/套,这不光可为学校节约设备购置成本,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而且能带来积极的正向效益——培养师生自主研发能力,紧密围绕师生教学双核心,激发学习兴趣和培养创新精神,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获得感、成就感,有力地落实“学中做,做中学”,有助于把工学一体化改革推向产学研实验深水区,为学院工学一体化改革注入澎湃动力。

为降本增效,优化项目支出,最大程度提升开发效能,产学研发组副组长、指导教师冯磊带领电气教研组组长高逸鸣、教师王冠群等,下班后奔赴市场实地调研配件、工具等,为项目研发更新做好后勤工作和物资规划储备,返校后,又马不停蹄投入到技术指导和设备装配中,为项目高效运行保驾护航。

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此次项目研发首次将“产、教、学”紧密串联,突破了传统课堂僵化的教学模式,既检验、巩固了教师的实操能力,又能启蒙新生的专业教育,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这既是工学一体化改革的深化,更是技工教育本身的“返璞归真”。我们坚信在学院领导的大力支持和专家组的精心指导下,全体成员必能瞄准目标,砥砺前行,最终高质量、高标准完成项目设备的研发工作,同时,逐步探索出一条工学一体化人才培养宏源路径,并形成宏源特色与品牌!

 

 

 
 
 
 

 
 

 

供稿|机电工程系

编排|徐航宇

审核|党政办

 

创建时间:2024-12-26